《工傷保險條例》的主要原則有哪些
小編:管理員 336閱讀 2023.03.15
《工傷保險條例》的主要原則有3項:
一是雇主責任原則。實行嚴格的雇主責任是工傷保險制度區別于其他社會保險項目的重要特征。在工傷事故或者職業病發生以后,無論職工有無過錯,都要由雇主繳費形成的工傷保險基金承擔待遇支付的責任!豆kU條例》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這一規定,體現了雇主責任原則。
二是預防、康復與賠付相結合的原則。對工傷職工進行救治和經濟賠付,是工傷保險制度的一項基本內容。隨著社會的進步,工傷保險工作的重心越來越向工傷的預防與康復方面轉移。這是因為,預防工作做好了,工傷事故的發生率就會降低;另外,工傷事故發生后,職工除了獲得賠償外,還需恢復自己的生理機能和工作能力,重新回歸社會!豆kU條例》第1條明確規定,其立法目的包括工傷的預防、康復和賠償。在其他條文中,也貫徹了這一原則。
三是基金實行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工傷事故的發生雖有偶然性,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工傷事故的發生是有規律的,對工傷職工的賠償與醫治所需金額也是能夠估算出來的,因此,工傷保險基金可以實現以支定收。此外,工傷保險不需要太多的基金積累,如果資金不夠,可以通過提高繳費費率、繳費基數,或者嚴格享受條件、降低待遇水平等方式加以解決,不會導致大的社會動蕩。因此,《工傷保險條例》第8條第1款規定:“工傷保險費根據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費率。
相關推薦